全国法律服务热线0571-86898968

王怡之:翟欣欣骗婚一案折射出的六大问题

作者:王怡之 副主任 发布日期:2025-09-23

2022年9月19日,备受社会瞩目的翟欣欣被骗婚逼死苏享茂一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纸刑事判决中落下帷幕。

图片

这场历时八年的闹剧,最终以法院判决翟欣欣构成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判决翟某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魏某某等人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七万余元下画上了句号。


这起事件集中反映了当下中国婚恋市场闪婚、骗婚现象极为普遍和严重。在当今鼓励结婚,放宽结婚条件,而严格把控离婚、控制离婚率的大趋势下,在传统思想和复杂人性相互博弈的背景下,在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落后的人文精神建设的现实下,骗婚现象无可避免的呈现越出演越烈之趋势。

图片

通过翟欣欣骗婚一案,如何看待这其中的法律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择偶观?这不仅是摆在涉案当事人双方及家属面前的一道难题,更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问题一:为什么一审判决要强调翟欣欣没有民事请求权基础?

因为翟欣欣是否具有民事请求权基础,直接涉及到其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很多人注意到,在一审判据中提到翟欣欣没有民事请求权基础,进而认定其构成敲诈勒索罪。

图片

那么,为什么一审判决要特意强调这一点?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及学理解释的规定,成立敲诈勒索罪必须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备“非法占有目的”,所谓“非法占有目的”是在没有合法理由的前提下,非法占据他人财物拒绝归还的主观心态。


一旦存在民事上合法的请求权基础,那么就有可能阻却“非法占有目的”的成立,进而可能认定行为人不构成犯罪。


问题二:是否存在民事请求权基础就一定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不一定,行为人即便具备民事请求权基础,也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参考》第1066、1344号参考案例明确了如何区分行为人正当行使权利和行为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标准。具体而言,从四个方面进行区分:

1. 权利是否正当,是否有法律上的依据。

如果不具备正当的请求权,不具备法律上的依据,行为人极有可能构成犯罪,唯一例外在于请求权不正当,但是行为人误以为正当+未超出社会公众认识,则欠缺罪责,行为人不构成犯罪。


2. 是否在正当权利的范围之内。

(1)针对内容确定的请求权,超出债权范围外+明显超出合理范围,可认定犯罪;

(2)针对内容不确定的请求权,原则上无罪。因为基于私法自治的原则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不负有准确确定索赔内容和额度的义务。


3. 手段与请求权之间有无关联。

举报揭发内容与债权所涉及的纠纷直接相关+行为人必须是权利纠纷中利害关系方。


4. 手段是否具备必要性、适当性。

(1)行为人采取相应手段进行索赔是否是必要的;

(2)社会一般人看来,行为人所采取的手段是否合理、适当。


结合翟欣欣骗婚一案分析,翟欣欣不具备正当的民事请求权基础,即便其具备民事请求权基础,但是其所请求的金额(所求一千多万,得到六百六十余万)明显超出合理范围,其所采用的手段的关联性、必要性、适当性也不符合一般人主张行使权利的方式,其具备非法占有目的,构成敲诈勒索罪。


问题三:翟欣欣采用曝光苏享茂公司涉嫌“灰色经营”的信息为由要求支付钱款是否是正当的举报行为?

不正当,敲诈勒索的行为要求行为人采取暴力、胁迫(暴力胁迫或恶害相告),达到被害人内心恐惧的程度即可,不要求手段是否合法与否。


本案中,即便苏享茂的公司存在“灰色经营”信息,翟欣欣也不能以此为由,威胁苏享茂支付上千万元的钱款,此手段看似是合法、正当的举报行为,但是本质是翟欣欣让苏享茂心生恐惧,支付钱款的威胁行为。


当然,行为人的手段如果具备相当性,则不是敲诈勒索罪的手段行为,如:行为人为了实现到期债权跟债务人说:“不履行就诉讼,承担巨额赔偿。”这一行为就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问题四:苏享茂的自杀的事实是否会在量刑时考虑?

会考虑。

虽然敲诈勒索罪要求的犯罪结果是造成财产损失,但是根据2013年两高《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七项、第四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在敲诈勒索的过程中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也会作为量刑时考虑的情节予以考虑。


从新闻媒体报道的一审判决情况来看,一审判决在量刑时也考虑了苏享茂自杀的事实。

图片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只规定了最高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罚(有期徒刑一罪最高十五年),本案中一审法院判决翟欣欣构成敲诈勒索罪,判处十二年有期徒刑已经是较高的刑罚了。


问题五:翟欣欣骗婚一案折射出了什么问题?

我个人认为,翟欣欣骗婚一案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择偶的过程中存在非常错误的择偶观,而且这些错误的择偶观依然在当下社会泛滥。


就我个人2015年毕业后近十年来观察自己身边亲朋好友以及咨询客户失败婚姻的案例来讲,以下几点错误择偶观非常普遍。


1. 追女孩子就要做好花大钱的准备

这种观点较为普遍,这也是多年前我一位异性朋友教给我的追女生秘籍,当时她信誓旦旦地和我说:“现在社会都是如此。”但是这种观点最悲凉的一点是,持有这种观点的女生自己把自己给物化了,而不是以一种正常的、平等的心态与异性交往。


持有这种观点的女生没想到一点,即:如果无法平等、正常的与异性交往,那么尊重也无从而来。婚后的生活,男性只会把你当作一件买来的物品的而已,而不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活生生的伴侣。


最终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将婚姻变成了买卖,当步入婚姻殿堂后,她们才发现这是噩梦的开始。

图片

从男性的角度来看,很多男性都持有这种观点,本案中苏享茂就是就典型的例子,但是如果一个女生是光靠你砸钱砸回来的,那么我个人认为,这种女生也并非良妻,婚后生活必然一地鸡毛。娶妻娶贤良,这是亘古不变的定理。


2. 要找身高180CM以上的或者貌美如花的

这种观点也极为常见,以身高取人。虽然我很能理解,毕竟远古时代,越高的身高,越强壮的身体代表着能狩猎到更多的食物,身高择偶观确实刻在了DNA当中,但是毕竟现在是2025年了早就不是远古时代了,现在更应该看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标准,头脑的清晰、清醒程度,而非单纯的身高。


如果要考虑外在条件,我建议女生还不如找体毛比较旺盛的男性,懂得都懂。


同理,部分男性在择偶时要求女性貌美如花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些东西过得去就行了,很多东西比身高相貌还是重要得多。


3. 要找百依百顺的

此点是很多女孩子,女孩子父母在选择伴侣时极易犯的错误,觉得,男方对自己或自己女儿百依百顺,婚后一定会对自己或自己女儿好的。


这种观点十分普遍,但是是十分错误的,我见过不下十例“凤凰男骗婚”的例子,女方及其父母都是持有这种观点。那为什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图片

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百依百顺有奸心”,即便是再亲的一家人在平时相处的过程中都会有矛盾,有冲突,况且两个家庭的不同的两个人在相处过程中居然一点矛盾没有,男方会一味迁就,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从人性上讲这更是不可以思议的,况且,现在独生子女较多,个性都很强,在相处过程中一方一味的迁就,这也是不符合人性的。


我认为,两人相处的关键在于:包容虽然是一方面,但是能相互沟通,能相互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4. 太理性、太清醒结不了婚,要冲动,结婚就是赌博

这是很多人的观点,甚至是很多长辈的观点,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十分不适合于当下社会的。


当下社会离婚率飙升,据我观察结婚离婚比率应当在六七成左右,也就是说,十对新婚夫妻中就有六七对夫妻最终离婚,而在当今鼓励结婚,不鼓励离婚的背景下,想要离婚是非常困难的,其中牵扯的财产纠纷、抚养权纠纷,甚至最后演化成仇人、大打出手。


至于说结婚就是赌博的说法,更是错误至极,对于如此人生大事竟然比喻为赌博,这是对他人及自己严重的不负责任。


我始终认为,理性、清醒等品质在选择伴侣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这能让你掌握选择良好伴侣的本质规律,避免找到糟糕的伴侣,让你的下半生痛苦不已。


所以与其冲动地赌博,不如清醒地等待,宁可不动,不可妄动。


问题六:如何去找良好的伴侣?

结合我个人近十年的观察和总结,我个人认为,真正良好的伴侣是要符合三个步骤的,即:外在吸引+人格认同+精神(思想)契合。

1.外在吸引

这步最好理解,很多人都是通过一些外在的东西被异性吸引,比如上文说的,外貌、穿着、身高、家世、兴趣爱好、吃喝玩乐等。


这步在传统观念中虽然看似肤浅、易变,但是现实中绝大部分婚姻都是在这一步中达成,而忽视了后续两步,最终导致婚姻一地鸡毛。


2. 人格认同

这步虽然一再的被我们所强调,比如我们不能找一个对我好的,要找一个本身就好的人,但是却在现实中却往往被忽视。一个人的人格是我们保障婚姻生活的底线,面对复杂极易伪装的人格,如何才能看清一个人的人格,是考验我们智慧的时候,但是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具备这种智慧。


我认为,要做到识人准确,有以下几种方法参考:


方法一:原生家庭识人法

这种方法简单粗暴,一个人原生家庭如何,那么一个人的人格、性格大概率就是什么样的,但是这种方法过于粗浅,有时会出现错误。


方法二:识人五术


图片

所谓的“识人五术”是战国时期法家鼻祖李悝提出来的从五个方面识人的方法,通过这五个方面能全面掌握一个人的人格,这五方面分别是:

(1)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都和什么人交往。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身边的圈子怎么样,他大概率就是什么样的人。


(2)富视其所予,看一个人在富裕的时候把财富用在什么地方。如果用在吃喝玩乐等物质方面,说明这个人格局不高;如果用在提升自我,乐善好施,奖励下属等方面,说明这个人格局较高,有远大的理想,值得追随。


(3)达视其所举,看一个人发达的时候举荐什么样的人。如果举荐贤良,说明这个人有眼光和胸怀;如果举荐奸佞、小人或者裙带,说明这个人眼光、胸怀有限。


(4)穷视其所不为,看一个人在困境的时候坚决不做什么事情。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困境,那么如何走出困境就看出一个人的人格,有人不择手段,有人坚持初心,所以看一个人在困境中选择就极为容易看出一个人的人品。


(5)贫视其所不取,看一个人在贫困的时候会不会去取得不义之财。这就能看出一个人做人的底线在哪里。


从上述五个方面考虑,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色和人格,数千年前古人的智慧依然在当代闪闪发光。



方法三:两种情况下容易看出一个的人格底色


(1)危难的时刻

图片

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只有在危难的时刻,才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色,一个人是否有担当,有智慧,有忠诚才能显现,而一个人平时所有的伪装才可能在这一刻被撕碎。


(2)很生气,很开心的时刻

我们平时都会伪装,都会装,但是在什么时候这种伪装,这种心理防线会松动?


《鬼谷子》这本书中就给了我们答案,就是在一个人非常生气或者非常开心的时候,人的心理防线会松动。

图片

在一个人非常生气的时候,你最大限度刺激他憎恶的心理;在一个人非常开心的时候,你最大限度迎合他,诱发他的欲望。在这两种情况下,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想法,欲望是隐藏不住的,会不自觉的显现出来,一个人的底色就体现出来了。


《鬼谷子》原文如下: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出其变。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我认为就能看穿一个人的人格,而不被蒙在鼓里。


3. 精神(思想)契合

我认为,能做到精神(思想)契合的伴侣真的已经是传说中的灵魂伴侣。这种精神(思想)契合不是高大上的什么学术交流,而是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常见的,细小的事情有自己的思考、感悟,并且能和伴侣有交流,有碰撞,有促进。

图片

能达到这一程度的伴侣,不仅在思维能力上有着较高的层次,在交流沟通能力上也会有着较高的技巧。这种伴侣可遇不可求,就我这十几年接触异性的经历来看,这样的人凤毛麟角。


就上述这种状态,网上有句话概括得非常好,也许我们终其一身都在找一个能听我们讲话,能听懂我们讲话,能和我们有效交流的伴侣。我想就是指的这种状态。


通过上述三步,我想我们能找到我们人生当中良好的伴侣;当然,各位读者有不同的意见,可以评论区留言。


通往婚姻的路上,我们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固守传统思想,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更要有自己的智慧,有独立思考,有智慧的择偶才能让我们到达幸福的彼岸。

全国法律服务热线:0571-86898968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余杭塘路 515 号矩阵国际中心 3 号楼 7 层
传真:0571-86898968
邮箱:houqilawyer@163.com

“厚启刑辩”更多平台: